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27日贯通,如同一条巨龙,跨越在伶仃洋上。
港珠澳大桥东连香港,西接珠海、澳门,是世界级的跨海大桥,是我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这个全球瞩目的工程中,各大钢企展开激烈的竞争与角逐,众多钢厂使出浑身解数,希望获得供货权。
武钢做出整体供货方案让用户明明白白选择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大桥工程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项体现国策、显示国力,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标”工程。国内外各钢厂都使出浑身解数,有些钢企不惜“血本”采取低价策略参与竞争。
前期,武钢领导挂帅,并投入了大量精力,跟踪此项目,并努力获知相关信息。进入“擂台”比拼时,时间紧、竞争激烈,武钢通过前期的技术和商务介入,把力量集中到白纸黑字的标书上。把武钢的品牌、钢材品质、服务能力、用钢保障与承诺等诸多的优势“浓缩”于标书之中,让用户明明白白辨识和选择。
因为太投入,在第一个标书评审结果出来时,发生了“尴尬”的一幕。公布结果时,在场的武钢团队成员相拥而泣,引来身边众多目光的注视。因为从取回标书文本到交出时间也只有10来天时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参加竞标的队员,有的熬出严重眼疾、有的身体明显瘦了一圈、有的连续三天三夜工作没挨过床……
在尴尬的场景中,饱含着劳累、付出、实力、智慧还有一份让企业渡过难关的欣喜和收获。
2012年5月29日,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武钢股份总经理邹继新带队赴珠海参加并签订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钢箱梁采购与制造钢材采购合同包“合同协议书”。那时起,武钢为该工程首批12.3万吨钢材供货正式拉开序幕。
“效力”大桥工程就是“传扬”武钢品质
武钢在取得港珠澳大桥工程供货资格后,营销人员开始奔波于该工程的4家施工单位和1家钢管制造厂以及工程现场。为了确保此项目的用材质量、交货时间、相关服务,营销人员没少“吃苦”。
一次,为了保证及时供货,身处工程现场的营销人员向本部发出“告急”信息,公司领导、生产单位、营销系统以及物流公司快速联动,以“非常规”方式准时将热轧产品送到加工方现场。而此时,这名营销人员已经在现场沟通、守候多日。
由于钢管制造厂地址较偏远,营销人员怕影响交货,就随货车2天将第一批货物送达现场。当其3次检测5000吨武钢产品为“不合格”时,营销人员当场表示“不可能”,要求重新检测。
随后,营销人员往返广州珠海与大桥管理局、监理、施工单位、制造单位争取到共同取样再检测的机会。最终,找出了原因,是检测中心人员在制样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检测不合格。
这名营销员“漂亮”地当了一次第三方的义务质量监督员,维护了武钢产品的名誉,更增强工程方对武钢产品的信心。
最终,武钢凭借优良品质、国内排名第一的桥梁用钢业绩、综合供货实力,以及营销人员积极真诚、热情执着的工作作风,得到四家工程总包单位的一致信赖,获得了该工程第二阶段近12万吨钢材的供货权,由此稳住了武钢在港珠澳大桥工程用钢首选供应商的地位。最终,武钢供材总量达到工程总量的60%之多。
据悉,营销中心积极开拓重点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的虎门二桥、沪通长江大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等重点工程中,武钢均取得了供货权,并且武钢新一代桥梁钢在一些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朱国旗 阮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