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王少雄同志在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班子宣布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09-05-19
打印

同志们:

    刚才,雷建同志宣读了省国资委党委关于铁投集团班子成员任职的通知,孙云同志代表班子作了很好的发言。省国资委党委认为,铁投集团班子的配备是符合公司职能定位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辜负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党委及广大员工的希望和重托,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勤奋努力,扎实工作,努力推动铁投集团实现良好的开局,并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希望铁投集团全体同志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党委的决定上来,讲政治、讲党性、讲纪律,全力支持以孙云同志为班长的铁投集团领导班子的工作,共同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铁投集团自筹备以来,内部管理、业务发展等工作已初见成效。一是在自身建设方面为公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公司运营管理和发展实际,明确了公司总部和三大核心公司的职能定位;出台了有关财务管理、生产经营、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规章制度。这些工作都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二是融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创新融资方式,公司已基本筹集2009年铁路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三是生产经营、铁路建设项目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有序推进,为铁投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应该说,铁投集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党委正确领导、重视关心和省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孙云同志带领筹备组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委、省国资委党委向铁投集团筹备组和公司全体员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你们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今天,铁投集团的领导班子正式组建完成,借这个机会,我提三点希望和要求。

    一、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打造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目标,把加快推进铁路和公路发展、打破交通运输“瓶颈”,作为我省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5.12”汶川特大地震和抗震救灾工作,进一步凸现了我省铁路网密度小、标准低、进出四川通道严重不足、机动性差等突出问题。因此,加快铁路建设,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迫切需要。省委、省政府在深入分析省情、广泛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国外和兄弟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决定按照“1+N”模式,组建省级的综合性投融资平台和若干个专业性产业投资公司。“1”就是已经和铁投集团同时挂牌运营的省级综合性投资平台-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铁投集团就是这“N”个专业性产业投资公司之一,也是第一个挂牌运营的专业性投资公司。铁投集团的成立是在我省特殊发展时期、面对特别艰巨的铁路发展任务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举措,对加强我省铁路建设管理力量、增强投融资能力、推进我省铁路建设加快发展、带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抓住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又可相对降低建设成本,还可以迅速做大集团本身,形成我省又一个大企业大集团。在这个时候,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铁投集团,对于集团本身,集团下属的三家子公司而言,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因此,加快以铁路为重点的交通建设、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交通行业的龙头企业,铁投集团既面临极好的机遇又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我们一定要不辱使命,要站在推进“两个加快”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工作,尽快将铁投集团打造成在我省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集团,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加快铁投集团的建设和发展步伐,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目标任务。

    铁投集团刚刚组建,虽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面对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希望领导班子要理清工作思路,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勇于破难题,善于出新招,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认真履职,努力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要抓紧建立和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一条对于铁投集团尤为重要。铁投集团的组建模式有自身的特点,与四川发展相比,四川发展是一个纯粹的投融资平台,是省委、省政府构建的一个全新的投资公司,四川发展没有下属企业,但持有包括铁投集团等22家企业的股权,铁投集团是四川发展的全资公司,四川发展是铁投集团的股东,却不直接管理铁投集团及其3家子公司的生产经营,这就是这种全新的投融资平台的特点。而铁路投资集团自身的特点与四川发展相比有相同、共性的地方,也有不同的、个性的地方。其中共性的地方有两条:第一是任务相同。都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两个加快”的需要,为重大项目建设筹储资金;第二是性质相同。四川发展和铁投集团的主要职责都是投融资,不是单纯的生产经营企业。铁投集团与四川发展不同在于:四川发展的划入企业不是其下属单位、直管企业,而铁投集团直接拥有对3家子公司的管理权。铁投集团的构建是一种改革创新的产物,既有别于四川发展纯粹的投融资公司,也不是过去传统的类似于路桥集团、川铁集团这类的生产经营类公司,铁投集团是这两者的结合,这需要我们去探索、建立、完善一套适应集团职能定位需要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机制。要明确董事会、经营层和党委各自的职责,制定规范运作的制度,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公司决策机构、党委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机制、经营管理者之间快速高效的工作体制和动态相融的制衡机制。

    另一方面,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快制定公司发展战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一是要抓住我省2009年实施“十一五”铁路规划项目建设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我省产权代表的作用,协调理顺各方面权责关系,认真履行在合资铁路中的投资、建设、管理等职能,积极争取铁道部在资金、政策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支持,促进铁路建设,维护我省在合资铁路项目中享有的合法权益,努力探索新的投融资和运营方式。二是要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筹集400亿元以上铁路项目资本金,引领各类资金投资铁路建设项目,重点完成11条左右出川铁路四川段及规划城际铁路的建设,全力推进省内各个铁路建设项目的建设进程,保证我省铁路建设规划的落实;要调整内部产业结构、盘活存量、培育增量,充分利用铁路投融资这一平台,积极培养扶持所属公司发展。路桥集团在承担好国家和地方合资铁路项目的建设任务的同时,要抓住基础设施建设大好机遇,扩大市场和经营规模,通过创新投资,抢占市场份额。努力成为集团公司的产值中心和利润中心,为集团公司提供利润支撑;川铁集团在做好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在集团公司的总体规划部署下,负责实施省内地方铁路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地方铁路局域网;路桥股份作为公司最重要的融资平台和投资项目“孵化器”,通过大力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以资产置换、定向增发等方式持续注入优质资产,依靠资产支撑资本,快速提升股本规模和盈利能力,促进资产资本的良性互动,实现在资本市场持续融资的目标。争取通过5年时间,将铁投集团发展成为资产超千亿元的省级国有特大型综合企业集团,所属三大核心公司(路桥集团、川铁集团和路桥股份)实现“百亿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三、坚持科学发展,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班子和各级管理人员。铁投集团作为新组建企业,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党的建设,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一是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铁投集团的改革和发展。这项活动今年3月已经在省属国有企业中全面推开,铁投集团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下属单位的学习活动,要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两个加快’见成效、‘止滑提速’上台阶”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并以此为契机切实把握科学发展、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规律,解决制约公司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使公司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是按照党章、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铁投集团是新组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来自多个不同单位,大家要按照公司章程和各自的职能定位,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团结协调、精诚合作,遇事多通气、多商量,尽快转变角色,融入新的管理团队,形成工作合力,集中集体力量和智慧,发挥整体功能;特别是班子的主要领导同志,要带头维护和增强班子的团结,做好各方人员的融合工作,要通过领导班子的团结,带动铁投集团整个队伍的团结,着力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增强铁投集团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从业“七项要求”,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三是要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铁投集团作为新组建企业,更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特别是投融资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吸引、激励和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各类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着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战斗力强的人才队伍。

    同志们,我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铁投集团在以孙云同志为班长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不断开创铁投集团的新局面,为推进“两个加快”作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