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杨泽柱同志在省国资委党委听取监事会2009年工作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10-02-04
打印

2010年1月19日
(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省国资委党委专题听取了监事会2009年工作情况汇报。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本次汇报会的特点
    一是情况汇报很清楚。这次汇报内容实在、细致认真,各监事会对企业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省委巡视组的同志在国资委巡视时曾经问我:“这几年省属企业的案件怎么这么少,是不是案子没有报上来?”我说:“这几年监事会在企业开展监督检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你们巡视组到我们这里一年来一次,监事会一个星期到企业去一次,一个月去几次,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发挥了预警作用”。

    二是监督检查有深度。监事会在企业检查期间,个别谈话多,资料查得全,路程跑得远,效果很明显。

    三是工作作风很扎实。委领导班子专门安排了一名领导分管监事会工作,监事会队伍是一支优秀的团队,有3位是新任监事会主席,有一批很优秀的专职监事,监事会工作处协调工作也做得很好、很扎实。

    二、会后要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要向上汇报。要以今天汇报的内容为基础,进一步梳理,做好向省政府汇报的准备工作。

    二是要向内通报。也就是要在委内进行通报。要将监事会的工作成果通报到各个职能处室,监事会不是报告完了就没事了。各监事会反映的问题绝大部分还需要国资委来解决。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分类细化,相关的解决措施要分解到各个职能处室。

    三是要向下部署。委党委今天已审议通过了《2010年监事会工作要点》,会后这个要点要及时下发,抓好落实。

    四是要抓好整改。要把今年的5月定为“整改月”,开展“5•15整改活动”。监事会提出的这个建议非常好,要提前做好整改的准备工作,分出哪些问题需要省政府来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国资委来解决。有些问题也不一定非要等到5月份再解决,“5•15整改活动”只是象征性的时间点,1月份能解决的就不能推到2月份,2月份解决的就不能拖到5月份,5月份也可以开展回头看,整改得好的要进行表扬,整改不好的要开大会进行批评,分析原因。要把重大问题罗列出来,重大问题不整改的企业不能评为A级,重大问题不解决的不能评为先进单位,重大问题不解决的要适当扣除薪酬,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重大问题都在5月份之前解决,要立足风险防范推动边整边改,确保整改有一个好的结果。

    三、对今年监事会工作的四点要求
    (一)抓好监事会派出企业的调整充实
    应当做到思路上要全覆盖、体制上实行外派内设、目标上要抓住重点。一是思路上要全覆盖。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是国家出资企业,监事会工作都要全覆盖。二是体制上实行外派内设。这是湖北监事会工作的特色,外派可以代替内设,但内设不能代替外派,这两者是不一样的概念,今后还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三是目标上要抓住重点。包括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等。要抓住重点企业,哪个企业资产规模大,哪个企业就是重点企业,比如两个圈投公司、能源集团等。要抓住重点项目,如工建总的利比亚项目,第五监事会要尽快去项目单位了解检查。要抓住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如资产重组、对外投资、招投标、物资采购、关联交易等,这些都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过去有一些教训。一定要抓住重点,尽快做好监事会派出企业的调整充实。

    (二)创新监督检查工作的方式方法
    监督检查工作要不懈努力,使工作有创新。要体现监督检查工作的权威性、时效性和灵敏性。体现权威性,就是要通过监督检查预防风险,防止腐败。体现时效性,就是要落实到发展上来,落实到保值增值上来。体现灵敏性,就是要分类指导,要因企制宜,要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要创新方式方法。

    要围绕中心监督、突出财务监督、深化当期监督、加强重点监督。一是围绕中心监督。监督就是服务,监督不是把企业搞死,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这个意识,真正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二是突出财务监督。财务监督是核心,资金到哪里,产权到哪里,监事会的监督就要到哪里。三是深化当期监督。这个显得尤为重要,从今天汇报的内容来看,当期监督的情况还不多,工作重点还没有完全转过来。明年委党委听汇报时,重点要听2010年当年的情况。当期监督,就是要监督得及时、发现得及时、整改得及时,这样损失就会小。否则,等生米煮成了熟饭,资产已经流失了,风险已经出现了,再去处理就晚了。当期监督的意义就是监督在资产流失之前,监督在风险出现之前。

    (三)注重监督检查的成果运用
    国资委党委、主任办公会、委机关职能处室、出资企业、监事会要注重成果运用,要实行资源共享。一是国资委党委和主任办公会要重视。要真正把监事会当眼睛、当耳朵、当手脚,收集整理他们的监督成果,及时报告给委党委,引起委党委的重视,认真做好上传下达、督办落实的工作。二是委机关职能处室要重视。下一步要对监事会监督成果进行通报,分析问题风险,及时进行整改。比如这次反映的改制改组问题,有关处室要妥善处理;反映的财务问题,有关处室要督促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帮助企业化解历史债务。监事会核查的财务数据要与经营业绩考核、企业负责人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三是企业要重视。监事会发现问题后,要与企业负责人交换意见,并做好相关情况记录,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引起企业的重视。四是监事会要重视。今年监事会汇报的问题明年不能重复出现,监事会要加大这些问题的督促整改力度。监事会前脚走,企业后脚就出问题,这样要追究监事会的责任。

    监督检查的成果运用要在体制机制上得到体现,要在工作队伍上得到体现,要在重大指标上得到体现。一是成果运用要在体制机制上得到体现。惩防体系也好,监督体系也好,几道防线也好,成果运用要体现到改进这些体系的体制机制上来。成果运用不仅仅是一句话的问题,并不是所反映的问题解决了,成果运用就做好了。我们的成果运用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同样的问题不能重复出现。例如个人借款问题,企业的钱就不能随便借给个人。为什么去年出现这个问题,今年还出现这个问题?这就是体制机制没搞好,规章制度没搞好。所以成果运用要体现到体制机制上来,监事会要建立科学管用的监督体系。二是成果运用要在工作队伍上得到体现。成果是不是得到运用,关键是看相关的工作队伍是否真正建立起来了,相关的风险防范机制是否真正实现了全覆盖,特别是企业财会队伍、法律顾问队伍是不是实现了全覆盖。出资企业财会队伍是防范财务风险的中坚力量,出资企业法律顾问队伍在2010年要实现全覆盖。要把监事会的成果运用到建立健全财会队伍、法律顾问队伍上来,为企业风险防范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三是成果运用要在重大指标上得到体现。企业获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保值增值率,这几个指标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监事会监督检查成果是不是运用好了,就要体现到这些指标上来。监督检查搞好了,惩防体系搞好了,企业的风险降低了,企业业绩也就上来了。

    (四)加强监事会队伍的自身建设
    重点是加强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引导良好的舆论。要大力宣传监事会工作,要唱正气歌,要让各方面的同志深刻认识到有没有监事会大不一样,是不是全覆盖大不一样,搞不搞当期监督大不一样。这些年国有企业案件的减少,监事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营造宽松的环境。企业召开相关会议前要通知监事会;企业领导人任免前,企领处要征求监事会的意见;对监事会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政治待遇要对照文件进行检查,要逐条落实好。三是增强必备的素质。监事会工作是对工作能力的考验,监事会很锻炼人,监事会的工作搞好了,国资委其他的工作都能搞好。因此,从事监事会工作的同志要全面熟悉国资委的各项业务工作,提升业务能力。同时,各监事会的同志还要有严明的纪律。“正”企业要先“正”自己,要严格执行“六要六不”行为规范,要讲正气,始终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