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黄奇帆同志在重庆国企开放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09-06-24
打印

在重庆国企开放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黄奇帆

2009年6月13日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按照论坛主题,我向大家报告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重庆国有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最近六年,重庆国有经济蓬勃发展,市属国有重点企业资产总额从2002年的1700亿,发展到现在的8500亿,六年时间涨了5倍;净资产涨了6倍,资产负债率下降至60%左右。在此过程中,企业结构和资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是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六年前,1700亿资产的80%布局在工业、商业、贸易等竞争性领域。目前,40%布局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投资领域,30%布局在工业、商贸领域,还有30%布局在金融领域,4:3:3的分布结构使重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影响力大大增强。

    其次是组织结构明显改善。六年前,1700亿总资产分布在60多个政府直属集团,平均每个集团不到30亿资产。现在8500亿总资产,只有34个集团,整个集团的二级、三级法人数下降到500个。整个资产向优秀企业集中,向优势产品集中,向优秀企业家集中;整个企业的竞争能力、资源配置能力都改善了。

    第三是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从六年前的80%多下降到目前的60%左右。

    总体讲,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重庆始终坚持两个“坚定不移”地发展地方经济,坚定不移地搞好国有经济、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重庆没有出现国有企业近几年几乎消失的情况,而且出现了五大积极特点。

    第一个特点。重庆市政府实现了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的一体化管理。除工商产业外,所有的地方国有金融企业,全部纳入重庆市国资委的管理。其好处有四,一是金融发展中的高回报也有相当一部分回报到国有集团。重庆的这些金融资本,国资委的大集团入股的比较多。二是当需要优化配置的时候国资委可以整体布局。三是当企业遇上困难需要重组时,国资委调度的资源空间就更大。四是金融人才和国有企业资本管理的人才是互通的,各方面可以交流。国资委把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一起管是一个非常好的优化配置方法。

    第二个特点。重庆国资委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这是十六大关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重庆市坚定不移地予以了贯彻落实。重庆国企的领导干部,由重庆国资党委直接报市委常委会审定。其他省市的一般体制是国资党委报当地组织部,由组织部决定之后再报市委常委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最近几年重庆国有企业得以很好的发展,和国资党委直接管理企业干部、推动一批优秀企业家的成长密不可分。

    第三个特点。重庆的国有资产预算几乎成了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第三财政。通常各地政府财政预算有两个,一个是一般预算类的财政,也就是平常讲的税收。第二财政是预算外的基金,包括土地出让金等。重庆国企目前8500亿总资产,其利润除返还企业继续发展外,相当一部分(主要是八大投)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投资。八大投现在3400亿的总资产,每年投入300-400亿,今年要投资400亿用来投资重大基础设施。每年有几百亿的国资为市委、市政府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进行投入,使重庆政府的财政能够更多地用到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事业、公共服务上。所以,尽管重庆在西部是一个比较弱小的财政,但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方面,各种教育卫生、公共服务方面财政保障相比其他地方更充分一点。如全国31个省市,教育支出应该占GDP的4%,各地这几年都没有实现,而重庆却做到了,就是因为重庆的国资预算充当了重庆用于发展的第三财政。

    第四个特点。重庆的国有资本也成了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宏观调控的工具、杠杆。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重庆国有企业成立了一批担保公司,如与开发银行、三峡总公司建立了一个30亿资本的担保公司,形成了240亿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的担保力量。目前,重庆有50亿国有资本在为民营企业做各种融资担保的业务,体现了国资和民营资本共同发展的一种调控。又如引进外资的私募股权基金,有些私募基金要求本地资本出资20%,这个时候就是国有资本出来,用20%的资本,引入80%的外资,这样就把私募投资、风险投资推动起来,这也是一种招商引资当中的调控能力。另外,在各种社会不稳定事件发生之后,有时候需要财政来解决问题,但又不能直接用财政去解决,这个时候也是国有资本出来接盘。

    第五个特点。重庆的国有企业有一个类似于中央汇金的公司——渝富公司。渝富现在有400亿的资产。它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为各种企业进行债务重组。渝富成立五年来,已累计为企业处置不良债务、不良资产近300亿元。目前重庆的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很低,和渝富的运作不无关系。第二个功能,是为企业破产、搬迁发挥资金周转。比如重钢要搬迁,首先就需要一百亿,这里面需要有一个杠杆,渝富就是这个杠杆,这里就有一个资产配置周转的功能。第三个功能,资产重组、企业重组、各种银行重组、证券公司重组、国有集团股权重组的时候进行参与,成为一批国有企业的战略投资者。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渝富自己发展了,同时帮助各类国有企业集团解决了问题,几乎就成了一个国有集团的“啄木鸟”,专门把这个树上的虫子、问题消除掉。

    下一步,重庆国有企业将主要围绕三个方向加快发展。

    一是把主业和重庆地方发展的主线相结合。重庆要成为西部地区的增长区、成为西部开发的领头羊,成为内陆开放的高地,重庆的国有企业要为这些目标、功能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壮大自己。

    二是深化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集团整体上市。当真正整体上市以后,国资委就是上市公司的一个大股东,通过股东的管理在董事会中发挥作用,同时这个公司是按照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

    三是更好的管住、管好国有企业。这里面资本管理的原教条主义就是三条:第一是资本的风险管理;第二是资本的现金流管理;第三就是资本回报。这三条非常简单,演化为现代经济各种各样问题的原因。美国金融危机的全部原因就是这三条没管好。现在经济的全部核心和管理原则都是这三条演变出来的,我们国资委万变不离其中也要按照这三条来进行。

    二、国内外企业投资重庆的环境优势和市场空间

    重庆的经济发展正走在快车道上。刚才鸿举市长讲了我们的1-5月份的增长势头。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好的增长,是因为重庆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空间目前有良好的格局。

    (一)重庆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一是重庆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从投资环境来说,重庆地区现在区域交通的条件日益完善。从区域来说,在西部的最东部,承南启北,是一个交通枢纽,国家把重庆作为交通枢纽,所以交通枢纽带来重庆工商经济的发展。

    二是重庆的优惠政策富集。重庆是西部政策、三峡移民政策、少数民族政策、各种财税政策的叠加。特区的各种税收也是25%,现在保留15%政策,一直延续下去的就是西部,重庆包括是各种工商企业基本上都是15%所得税,还根据情况“两免”,这样就使得沿海十几年前的特区政策在重庆再次体现出来了。

    三是重庆金融生态比较好。重庆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2%,今年1-5月份我们贷款余额增长42%,重庆是全国贷款余额排名增长最快的地方。

    四是重庆各种资源比较丰富。包括土地、劳动力成本。总的来说,我们的成本是沿海的60%以下,应该说有比较优势。

    五是重庆人才、教育比较充分。目前可以算是西部的教育高地,重庆有57所大学,现在70万在校大学生,这样各种人才配置就比较充分,重庆已经初步实现了高中教育的普及化,现在基本上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今年可以达到89%,因为教育部规定如果达到90%就实现了普及,我们在全国是率先进入普及状态,在中西部我们在这方面是第一。

    (二)重庆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一是工业方面。到2012年,重庆工业投资会有1万亿。今年投资预计在5300亿,其中1700亿是工业投资。重庆现在有汽车、摩托车、装备工业、石油化工业、钢铁有色金属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硬件软件方面的优势。这六大支柱产业跟国家现在的十大工业调整振兴计划中八个方面都密切相关,都是可以积极发展的。在此过程中,中央企业可大有作为,各类企业都可以来参与。

    二是基础设施板块。熙来书记努力推动的“五个重庆”建设,其中“宜居重庆”投资8700亿元、畅通重庆3000亿,“森林重庆”500亿,“健康重庆”350亿,“平安重庆”150亿,加在一起就是1万2千多亿投资,这些基础建设会吸引方方面面的投资者。重庆的房地产市场空间也很大,重庆是一个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地方,现在城市化率是49%,力争10年以后达到70%。

    总体上,我们既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又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能吸引中央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到重庆实现更好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可以是新的投资,也可以收购重庆国有资产存量,我们的存量有八千多亿,分成各种行业。中央企业集团如果有资产向重庆转移,只要合适也可以和重庆的企业集团一起合作,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我们可以更好地在增量和存量上进行合作,共同把重庆的经济搞好,同时在重庆经济发展中也壮大自己。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