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9年一季度市属国有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
在国发3号文的强力推动和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一季度,市属国有重点企业经济运行走出投融资额大幅增长、营收和利润逐月回升、资产规模快速攀升的积极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一是投资集团投融资额大幅增长。投资集团倍受金融机构亲睐,按照扩内需、保增长的要求,实现融资额大幅增长,投资额明显放大,成为投资拉动全市GDP增长的重要力量。一季度实现融资353亿元、投资135亿元,同比增长154%、44%。3月末,资产总额3573亿元,负债率63.9%。
(地产集团融资额达到170亿元,同比增长902%;江北嘴融资额增长355%;开投公司融资额增长127%;城投公司融资额增长95%。水投公司投资额增长279%;水务集团投资额增长154%;开投公司投资额增长111%。)
二是产业集团营收、利润逐月回升。产业集团积极调结构、降成本、拓市场,保增长、保就业和商品市场稳定。一季度实现营收295亿元、利润4.2亿元,同比减幅明显下降,环比逐月大幅增长。3月份,实现营收113亿元、利润3.4亿元,环比增长13%和580%,工业集团环比增幅达25%和287%。3月末,产业集团资产总额1801亿元,负债率63.7%。
(8户工业集团同比:有4户利润总额大幅增长,建工集团同比增长174%、四联集团同比增长96%,庆铃集团同比增长38%,能源集团同比增长22%。环比:利润全部大幅增长,庆铃集团环比增长80%、重钢集团环比增长64%、化医集团环比增长231%、轻纺由亏损782万元到盈利1558万元、机电集团环比增长8%、能源集团环比增长452%、四联集团环比增长520%、建工集团环比增长720%。)
三是地方金融企业保持发展强势。得益改制重组功效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地方金融企业发展强势不减,成为国企利润来源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支撑。一季度实现营收43亿元、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70%、29%;为中小企业新增贷款110亿元。3月末,资产总额2835亿元、不良贷款58亿元,同比增长30%、下降33%;存贷款余额1912亿元、1269亿元,同比增长34%、40%。
(营收同比增幅:农商行108%、三峡银行73%、安诚保险506%、大东方377%、三峡担保1102%。利润同比增幅:农商行30%、重庆银行12%、三峡银行125%、重庆国信38%。不良贷款率:重庆银行0.7%、农商行6.2%、三峡银行0.5%。)
二、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是帮助区县园区融资。14个县已获贷款批复,其中12个县按进度已获得14.8亿元放款。本周内,中国进出口银行审贷会对巫山、城口的融资审定后,16个区县将全部完成贷款获准。
(黔江、彭水虽获得贷款批复,因未取得征地批复,贷款尚未发放。)
二是狠抓签约资金到位。市属国企一季度新增融资383亿元。至止,去年7月我委承办“中国知名国企重庆投资发展研讨会”的签约资金,已到位318亿元,到位率59%。12月我委召开“银企战略合作会”签订的870亿元项目贷款,已到位560亿元。工商银行208亿元股权融资也将陆续到位。
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主城危旧房改造,已投入资金92亿元。高速公路、铁路、轻轨、机场、港口、保税港区、水利设施等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季度完成投资147亿元。科技馆进入布展施工,艺术中心完成主体工程,长寿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大剧院“五一”前将试运行。
四是实施重大发展项目。庆铃集团推出中价位五十铃100P轻卡。重钢集团搬迁新厂4100mm宽厚板生产线将于三季度投产。化医集团MDI一体化项目累计投入2.7亿元。轻纺集团“迅康”牙膏、“新花瓷”白酒等新品上市。四联集团连续中标大连、云南等地重大项目。西南证券成功上市。银海租赁增资成为西部最大的融资租赁公司。
五是扩大国企对外开放。国际集团签下我市历史上合同金额最大的海外工程建设项目,进入国务院对融资的审批程序。轻纺集团与德国萨古米、台湾贺喜,港务物流与新加坡绿科、中化国际实现战略合作。农垦集团与TWB国际,渝惠集团与江苏雨润,机电集团与德国ZF达成合作意向。
三、趋势判断及应对措施
我们判断,贷币信贷投放速度从三季度开始减缓,土地销售短期仍很困难,出口低迷近期难以改善,但工业产品和原材料需求将逐步恢复,地方金融、投资集团将继续保持发展和投融资强势,产业集团有望在二季度恢复增长。我们将重点落实五项措施,推动市属国企率先整体复苏。
一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熙来书记、鸿举市长和奇帆常务副市长在“两会”期间拜会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后,我们迅速对接。目前,已初步达成10个区域性总部意向。拟在5、6月份举办“国企发展投资系列活动”时签订协议。
(国企发展投资系列活动包括:央企助渝发展系列、金融深化系列、国企大发展系列、扩大开放系列等。)
二要实施结构调整战略。即组织、资本、产业、运管和监管等五大结构调整。面上已全面启动。我们正通过推动整体上市,倒逼企业集团筹划10个“100亿级项目”和10个“50亿级项目”建设等,以此带动调整。
三要做强现代服务产业。依托地方金融企业打造一批区域性总部。选择非金融企业进行外汇交易试点。建成全国农畜产品交易中心。目前,正在推进涉外基金、产业基金、台商担保、金融租赁等金融服务机构的新建工作。
四要强化“八大投”作用。抢在信贷投放放缓之前,为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奠定融资基础。立即启动八大集团对江北嘴、弹子石等片区的开发,弥补社会地产开发的不足。提速推进保税港区、江北嘴中央商务区、西永微电园、国际会展中心等一大批平台建设。
五要抢抓“走出去”机遇。重点推进保税区与周边省区、外向型企业的商洽,国际集团对外收购,化医集团的11个产业并购,粮食集团的海外基地建设,地产集团的中韩国际产业园建设,高发司的高速路国际股权融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