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青岛国资委探索形成“六大调整重组模式”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09-12-22
打印

    一是“靠大靠强”,先后与中石化、中远、中科、大唐电力、华电、中化等中央企业实施战略合作。黄海橡胶集团整体划转中国化工集团;黄岛电厂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控股。

  二是“引进来”、“走出去”,先后引进IBM、马士基、环球迪拜、惠尔普、联合圣保罗银行等全球500强企业实施战略投资。青岛港集团与迪拜环球集团合资合作,使集装箱码头岸线达到6000余米;海信集团与惠尔浦公司在研发、制造、采购及全球营销等领域实现全方位战略合作;青岛银行与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实现战略合作,为上市奠定基础。

  三是打破所有制界限,与非国有企业上海实业、建龙集团等中国500强企业实施战略合作。华通集团与上实集团实施合作,联港2.5产业港已投入建设。

  四是同类整合,对资源、业务同类的企业进行调整整合。对9户投资类企业进行调整整合,组建了三大政府投资公司。

  五是行业整体调整,由注重单个企业的资产重组变为行业的整体调整重组。棉纺行业的“一棉搬迁、五棉破产、六棉进郊、八棉改造”的整体调整方案正在有序推进,“一个园区、两个工厂”的大纺织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六是“组合拳”出击,由注重企业产权和机制的变革转向改革、改组、搬迁、改造、升级综合配套改革。青岛造船厂与北京建龙重工集团合作,实施整体搬迁,通过改革、改组,实现产业升级,新的造船基地已初具规模。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