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江苏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09-09-15
打印

    战略规划是企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随着 “十一五”即将进入最后一年,江苏省属企业把研究和编制“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日前,江苏省国资委发出通知进一步部署省属企业开展“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

  一、省属企业编制“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客观性和实践性。

  一是体现战略性。对“十二五”期间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思考、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充分体现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

  二是体现前瞻性。综合研判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趋势,正确把握所处行业领域发展动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十二五”的发展作出前瞻性安排,提出具有竞争力的目标和措施。

  三是体现客观性。立足“十一五”发展基础,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现状,务实规划“十二五”的发展,既防止把现有业务简单堆砌成“规划”,又防止脱离实际“为规划而规划”。

  四是体现实践性。确保战略规划有权威、可执行、能落实,集团公司及各级子公司发展应符合、服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同时,战略规划应适应宏观形势和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按规范程序适时作出修订和调整。

  二、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应把全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编制范围,以2011年—2015年为规划周期,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是企业概况。如企业的历史沿革、业务范围、近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子公司结构、治理结构等。

  二是企业“十一五”发展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三是企业“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

  四是企业的战略定位和主业方向。重点是明确主业。按照“有进有退、优进劣退”的原则,进一步精干主业。结合实际确定企业主业(不超过三个),并可再明确一至两个重点培育的其他优势业务。主业和优势业务原则上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标准(附后)中的行业大类列示,尽可能列示到中类或小类;主业和优势业务确实难以用标准分类的,亦可结合实际作出具有明确内涵的概括归纳。
 
  五是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既提出数量指标,又提出质量目标。具体指标、目标由省属企业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六是落实战略规划的保障措施。围绕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对若干重大措施作出部署和安排。

  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框架结构、具体内容、编排格式等,由企业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