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河南国企逆市上扬主动出击

来源:国资企业培训网
2009-03-03
打印

    肆虐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国有企业也不例外。近来,国家对电力、航空公司等央企的注资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国企的关注和质疑。

  虽然没有注资央企的重大举措,但地方国企的突围行动也在进行。从2008年9月以来,全国各省、市国资委纷纷制定政策帮助当地国企过冬。

  面对突然而至的危机,河南省国资委也积极行动,建立了与企业沟通协调的应急机制,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协助企业制定应对措施。

  同时,积极探索转“危”为“安”、化“危”为“机”的有效途径,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围绕中央和省“扩内需、促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谋划了50项市场前景看好的新建项目,加强项目评估和论证,最大限度地使备选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对在建项目实施了领导督办制,及时掌握进度,帮助企业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按预定竣工期完成建设任务。

  在项目备案管理方面,引导企业把握投资方向,规避或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同时,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及时叫停或缓建,避免和减少投资失误。

  同时,帮助协调项目资金。积极与有关金融机构联系衔接,谋划开展今年的银企合作活动,帮助省管企业争取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并强化与省直有关部门沟通,积极为企业项目申报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最大限度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发挥出资人的引导作用,积极打造企业之间业务合作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协同效应,促进企业“抱团过冬”和长远发展。

  而河南国企也没有让人失望,面对萧条的经济形势,个个主动出击,业绩逆市增长。

  去年是全国电煤价格跌宕起伏的一年。平煤神马集团的重组也恰恰赶上了这个“关口”。

  重组后的平煤神马集团拥有国内最完整的尼龙产业链,是我国最大的尼龙化工生产基地。面对还看不到“底”的危机,平煤神马集团针对市场形势的快速变化,制定了“主动出击、积极应对,调整结构、降低成本,稳价保市、绝不赊销”的经营工作方针。

  “直行比速度,弯道比技术”,这是赛车领先的诀窍。然而平煤神马却把它用在了自己的生产经营当中。

  在平煤神马集团看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步伐放缓,就像赛车进入弯道一样,此时就要比技术。所谓“比技术”,对企业来讲就是看谁结构调整得好、产业升级得快,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为下一轮发展积蓄力量。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从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出发,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确立了大力发展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煤电5个支柱产业和现代物流、高新技术、建工建材、机电装备4个辅助产业。通过调整优化,切实把资源向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中。

  面对这场危机,平煤神马集团把强化总部财务管理功能,重视现金储备,最大限度地巩固资金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资本性支出,集中资金,保安全投入、保重点项目。

  为积极应对严峻的市场挑战,平煤神马集团一方面密切关注市场形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加大新产品销售,扩大国际国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为振兴国家的尼龙产业,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企业切身的权益,运用国际通用规则进行维权、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聚酰胺66切片提出反倾销申请,成为河南省第一家申请运用反倾销维护利益的企业。

  成立在世界金融危机肆虐时期的河南煤化集团被河南省委寄予厚望,然而,跨行业整合带来的挑战同样巨大。不过,河南煤化集团似乎没有让大家失望。

  2009年1月份,河南煤化集团实现生产经营总值77.73亿元,同比增长71.74%;实现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41.41%;通过提高精品煤产率,使煤炭综合售价同比增长超过10%,逆市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了首月开门红。

  据了解,河南煤化集团实施的深度融合、内部资源共享,吃透国家政策、加强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为应对金融危机,实现强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个有着16万职工的河南第一大企业,其面对的资源整合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大集团重组后,集团公司将内部所有的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和发展需要重新排列组合,优化配置。建立和完善了内部技术市场、物资供应市场、物流商贸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对集团公司的产业板块、企业文化、管控模式进行调研、梳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集团公司深度融合。

  在做强核心产业,优化经济结构方面,河南煤化集团依托煤炭及其他矿产资源优势(1893.239,104.41,5.84%),实施大矿业、大化工(化肥)、大装备、大电力、大物流布局,着力打造以煤炭、煤盐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贸易等产业多元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国家扩大内需出台了4万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计划,同时相关鼓励发展的政策措施也相继出台。河南煤化集团结合企业的实际,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按照“成长性好、竞争性强、关联度高”的原则,积极推进煤制甲醇、二甲醚、醋酸、烯烃项目建设,深度延长煤炭产业链; 2009年,共安排建设项目74个,概算总投资620.68亿元亿元,本年度投资128亿元,投资上亿元的项目30个。

  钢铁市场的“过山车”效应,让钢铁企业着实捏了一把汗,安钢的生产经营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

  安钢集团闪展腾挪的灵活法则对企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2008年,安钢实现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00亿元,达到510亿元,同比增长168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利润2亿元。

  这一年也成为安钢历史上实现销售收入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年;也是安钢历史上出口产品最多、进出口总值最大的一年,同时,也是安钢历史上品种钢、品种材产量最高、比例最大的一年。

  2008年是钢铁市场冷热突变的一年,也是安钢适应市场变化,生产组织调整最为频繁的一年。上半年市场形势向好时,坚持增产增效、品种创效、结构增效三管齐下,各机组紧贴市场需求,开足马力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下半年,市场急转直下,需求严重萎缩。安钢敏锐地洞察到了钢铁行业新一轮调整的严峻性,并在行业“拐点”到来之前,先于其他企业迅速作出反应,先后召开10余次调整生产经营决策的专题会议,将生产经营重点转到抓管理、抓指标、抓品种、抓质量、抓成本上来。对有市场、有效益的生产线,抓住高效品种订单,加大生产力度,最大限度实现了增效目标。

  特别是面对8月份后钢材价格雪崩式下滑的竞争格局,主动放弃全年产钢1000万吨目标,强力推进低成本运行模式,千方百计保证企业资金链条安全。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安钢供销工作坚持紧贴市场变化,紧贴生产实际,超前预测,超前分析,准确决策,灵活调整,变供得上为供得优,变销得快为销得出。全年高附加值的船板销量达到92万吨,同比净增52万吨,其中管线钢销售量达到19.5万吨,同比净增13万吨,船板、管线钢等高端板材产品销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产品出口首次突破100万吨,出口创汇排名全省第一,进出口总值达到2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水平,最大限度实现了产销平衡,提高了当期效益。

  从2007年底开始,全国民航旅客流量增长缓慢,国内民航市场出现了近二十多年来少有的负增长。

  跟全国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郑州机场依然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588.76万人次,同比增长17.7%,取得了全国主要机场增速第一的好成绩,在全国机场的排名也由以前的26位成功跻身全国20强。

  2009年元月,郑州机场又顺利实现“开门红”,进出港旅客达到57741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2.25%,增速在全国继续保持前列。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郑州机场采用了地面上的拓、联、廉、网等数项措施来应对天上的挑战。

  拓即拓展航线,加强辐射功能,争取更多的航空公司到郑州机场开辟新航线,增加新运力,这一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仅2008年10月份郑州机场就新增航线达到11条。鲲鹏航空总部进驻郑州,春秋航空、东星航空在郑州机场增加了运力,其他航空公司也都积极响应,郑州机场的航班航线不断增加,大力推动了机票价格的走低,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推出低折扣机票,降低了旅客乘机出外旅游的成本,促进了旅客乘机出外旅游的人次。

  联即郑州机场与各航空公司紧密联系,把航空公司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尽自己的全力帮助航空公司渡过难关。经过努力,各个航空公司在2009年春运期间的飞机客座率与班次都有了好的增长。

  廉是廉价。2008年,郑州机场在全国率先启用了廉价航空候机楼,走出了廉价航空发展实质性的一步。机场通过廉价航空候机楼充分让利于廉价航空公司,让利最终体现在旅客的机票上,实现低票价,让更多的人能坐的起飞机,能坐的上飞机。目前,这一策略在行业内得到高度关注与好评。

  2008年,相继开通了机场至信阳、洛阳、焦作、安阳、新乡、南阳、商丘、驻马店、许昌、平顶山等10地市的民航客运班车,初步形成了以郑州机场为核心,覆盖全省的地面客运网络,为各地市旅客乘坐飞机提供了便利。

  鉴于发达经济体遭遇的金融危机可能阻断信贷供应,2009年流入新兴市场的资金会急剧减少。在未来几年内,世界金融组织的资金来源将锐减,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大幅收缩,世界承包工程领域将进入相对的萧条期。

  这对于以国际工程承包为主导业务的河南国际集团来讲,无疑是一个不好的消息。为应对当前形势,河南国际的业务经营思路也做了调整,以谨慎的态度有选择性的进入工程承包市场,积极大胆进入资源市场的策略,确保集团公司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工程承包市场开拓方面,重点参与世界和地区金融机构组织的招标项目。在投标过程中和签订合同时,把货币类别的选择作为重要指标来抓,充分考虑汇率变动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增加规避可能出现风险的条款。

  谨慎参与政府出资项目的投标,原则上不参与政府出资和靠国家信誉贷款的大型工程项目的投标;重点考虑可能出现的支付延期及项目所在国货币贬值等风险,标价对此应含足够比例的抗风险系数;对政府出资的工期短、投资少且资金已落实的小型项目可积极参与投标。

  全球的金融危机和较高的外汇储备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河南国际集团的海外探矿业务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多处资源的探矿权已经拿到,但是在新一轮的机遇面前,河南国际显得更加大胆。他们利用矿产品价格低迷的有利时机,广泛收集矿产资源信息,积极开展商务活动,及时捕捉获取矿产资源的机遇。( 记者 张前进 )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