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中船集团:如椽巨笔 绘就造船发展宏图

来源:国资委网站
2010-11-03
打印

    古人云:志当存高远,行当积硅步。“五三一”目标确立之后,就需要科学规划并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它。而加快发展,就要突出重点,主攻薄弱环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船坞或船台的规模,决定了所造船舶的大小。而建大船坞要有大的场地。中船集团原有的几大造船厂,都有七八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但这些船厂由于濒临黄浦江、珠江,岸线较短,码头江面狭窄,水深不够,加上众多跨江桥梁对船舶航行的限制,使这些船厂难以施展拳脚,既制约了工厂生产能力的纵深发展,又加大了生产经营成本,无法开拓更具竞争优势的特色船舶产品。显然,场地和能力的限制,已严重制约着我国骨干船厂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要加速发展中国造船业,追赶世界先进造船国家,首先就要建立现代化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造船基地,建造大船坞,扩大造船规模。而“抓建设,上能力”也成为中船集团实现“五三一”目标的重要前提。近年来,中船集团书写了一系列在中国造船业发展史上堪称鸿篇巨制的大手笔,从东海之滨、到南海海岸,一幅中国造船业最新最美的图画正在绘就。

  上海外高桥造船基地是中船集团成立后投资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工程项目。该基地的规划和建设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致力打造“世纪精品”。从1999年10月开工建设起,外高桥造船基地实现了“建厂、造船、育人”三同步。经过短短3年多的时间,2003年建成当年就完工船舶50万吨; 2006年,完工船舶312万吨,成为国内第一大船厂;2009年,完工船舶约5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在成功投资建设外高桥造船公司之后,中船集团紧紧抓住上海、广州等城市布局调整的机遇,分别在上海长兴岛、广州龙穴岛共争取到12.5公里岸线资源,并规划建设投资额超过200亿元的长兴、龙穴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造船基地。目前,长兴一期工程和龙穴工程均已建成投产。

  12.5公里崭新的岸线,使中船集团从狭小的黄浦江、珠江走向开阔的长江口、珠江口,走向浩瀚的太平洋和南海。1999年,中船集团连一个30万吨级大坞都没有,而到目前已拥有9个3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坞!重大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使中船集团的年造船能力从200万吨迅速提升到1000万吨以上,到2010年已达到约2000万吨,相当于目前的世界第一造船集团韩国现代重工的造船设施规模,为中船集团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践表明,集团公司及时决策打造长兴、龙穴、临港等重大工程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正确的,没有这些重大工程为支撑,在近几年韩国造船集团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国内地方船厂迅速崛起的竞争格局中,我们就很可能被国内竞争对手所超越,更无法与韩国大型造船集团相抗衡。” 中船集团总经理谭作钧表示。

专题链接:中央企业第二任期考核优秀企业专题报道——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央企业第二任期考核优秀企业专题报道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