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航天科技:走具有航天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来源:国资委网站
2010-09-28
打印

    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牢牢掌握航天技术发展的主动权。航天技术是战略性、尖端性高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高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航天技术只能立足于自主创新。我国广大航天工作者正是依靠刻苦攻关和不断创新,才逐步攻克和掌握了一项又一项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载人航天工程是世界公认的高科技领域极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航天科技先后攻克了飞船总体技术,制导、导航控制技术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难题,20 余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国家。
 


 
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坚持统筹规划,形成有利于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航天科技党组从强化对技术创新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入手,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行整体谋划,提出了“建立专业化、集约化、不断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及开放式的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目标。航天科技遵循“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技术发展规律,创造性地运用了系统工程理论,建立并完善了“总体设计部、两条指挥线”为核心的型号工程研制体系和以领域首席、研究师为主体的预先研究体系,以总体设计部、系统级研发中心为系统发展龙头,专业研究所、重点专业研发中心为技术支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为前沿探索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地,工程技术中心为工程化研究、应用示范的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为新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源头,形成了层次清晰、职能明确、高效协同、流畅运转的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军民融合,推动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航天科技利用航天发动机燃烧技术优势,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效环保的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技术开发出国产炭刹车盘,实现了飞机刹车材料国产化;利用流体仿真技术、液体火箭发动机制造生产加工等优势,实现了长输管线高效串联输油泵装备的国产化。航天科技工业还从整体上牵引了冶金、机械、电子、化工、能源、信息等产业的成长和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近年来研制的1000 多种新材料中,近80%是在航天需求的牵引下研制的,有近2000 项航天科技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近年来,按照党中央提出的高科技产业化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针,大力发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应用、空间生物和育种、电子信息、软件、新能源、新材料、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等航天科技应用产业,构建航天科技产业链,打造了一批知名产品和品牌,发展了一批主业突出、具有影响力的上市公司,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专题链接中央企业第二任期考核优秀企业专题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央企业第二任期考核优秀企业专题报道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