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中核集团:55年光辉历程见证国家强盛

来源:国资委网站
2010-09-26
打印

    我国核工业起步发展于1951年1月15日。从原子弹的秘密研制到核电站的批量建设,我国核工业走过了55年的发展历程。

  一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核工业发展。核工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紧紧牵动着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心。

  2010年9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考察中广核集团大亚湾核电基地时,对我国核工业发展做出了高度肯定。他指出,核电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核电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国家核电工业起步较晚,但目前发展很快、形势很好。希望核工业广大干部员工把握有利时机,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步伐,尤其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我国核工业迎来55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又对我们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再一次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核工业的高度重视,也再一次鼓舞了核工业人。

  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我国核工业经历了三个阶段:

  1955年到1978年是中国核工业的第一次创业时期。这一时期以服务国防军工建设为主,以研制成功 “两弹一艇”为主要标志,建立了完整、高水平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壮了国威和军威,为提高综合国力和保卫国家安全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从1979年改革开放后到2005年我国核工业创建50周年,是第二次创业时期,主要是军民结合,发展核电。在这个阶段中,核电成功起步,核燃料循环产业等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寓军于民的精干高效的新型核科技工业体系,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目前,我国核工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2007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的《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这标志着我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我国核工业坚持自主创新,有力地保障了国防建设;积极推动核能和平利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从铀矿地质勘查、铀采冶、铀转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到核电站设计、建设与运营、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置,各环节紧密衔接的完整的、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拥有的新型核工业体系,实现了从以军为主向军民结合、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功走出一条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互相促进、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开辟了核能和平利用的新局面,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专题链接中央企业第二任期考核优秀企业专题报道——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央企业第二任期考核优秀企业专题报道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