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开拓,中国移动探索了一条从小到大再到强、从跟随模仿到集成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十年来,中国移动通过大力推进“五个创新”,并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发展内在动力,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增强国际竞争力,引领行业共同繁荣。
推进机制创新,增强发展内在动力。
在起步阶段,中国移动抓住改制上市的契机,转换机制,融通资金、注资减债,为后续的高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上市后,中国移动发生了显著变化,公司治理更加规范化,运营理念更加市场化,内控管理更加精细化,发展视野更加国际化,员工队伍更加职业化。
推进管理创新,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
中国移动注重发挥整体规模优势和全程全网优势,在网络运维、设备采购、业务支撑、财务管理等方面推行集中化、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将分散、有限的资源进行跨地域、跨领域的统一管理和整合使用,实施集中管理变革,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
以集中采购为例,2004年集中采购范围涵盖7种配套产品,之后集中采购范围逐步扩展,2009年一级集中采购目录扩展为12大类85小类、400多种产品和服务,采购总金额约526亿元,同比直接降低采购成本超过189亿元。
推进技术自主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TD-SCDMA作为我国百年通信史上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是我国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作为TD-SCDMA的建设运营者,中国移动在没有任何国际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创新性地实施2G与TD-SCDMA融合组网与融合运营策略,推出“不换卡、不换号、不登记”的“三不”市场策略;带动各设备、终端、测试仪表等厂商持续创新,联合攻克2G、3G网络切换、终端瓶颈等难题,实现了TD-SCDMA的快速产业化发展。目前,TD-SCDMA网络已覆盖我国238个城市,用户超过1000万户,拉动TD-SCDMA产业总投入3000亿元,并带动10万人实现就业。
TD-LTE作为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在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中国通信行业的合力推动下,已经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主流技术,也是当前全球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体系中,唯一由我国主导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目前,已有十几家国际运营商明确表示有意或计划采用TD-LTE部署下一代网络,形成了我国主导的通信标准引领全球宽带移动通信发展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引领行业共同繁荣。
2000年,中国移动创造性地启动“移动梦网创业计划”,开启与SP合作共赢的新的发展模式,使互联网信息服务业顿现生机,从“低谷”走向繁荣。
2009年,中国移动创新商业模式,发布与产业链各方合作的新平台——移动应用商场(Mobile Market),这种一脉相承的开放模式再一次引领了产业的发展。移动应用商场聚合了各类开发者及其优秀应用(游戏、软件、主题)和数字内容(音乐、视频、阅读),满足了跨平台跨终端客户的实时应用需求。目前,移动应用商场已拥有累计注册开发者3.92万人,其中个人开发者达到3.74万人,成为“青年创业”的新选择。
近日,中国移动与团中央签订战略协议,共同发起“MM(移动应用商场)百万青年创业计划”,以中国移动开发者社区和移动应用商场平台为核心,打造一套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展自主创业的环境和机制,开展包括创业培训、创业认证、创业开发、现场见习、思想引领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机遇。
推进业务和服务创新,推动全社会信息化进程。
中国移动持续推进业务创新,积极发展移动数据业务,成功推广了短信、彩信、彩铃、WAP、无线音乐、手机媒体等一批深受客户欢迎的新业务,拓展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建立了无线音乐、互联网、手机游戏、手机阅读、电子商务、位置服务、手机视频、手机动漫、物联网等九个增值业务基地。开发Ophone手机智能平台,有效提升国产智能手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物联网规模化发展,在无锡成立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院,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移动大力推动服务创新,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推进客户服务工程,全面实施积分计划,主动提供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创新性地推出“全球通VIP机场服务”、“话费误差,双倍返还”诚信服务和跨区服务、提供免费境外客服热线等服务。
正是由于中国移动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思路,十年来,基站从5万个发展到55万个,客户从4000万发展到5.5亿,收入从800亿元发展到4500亿元。中国移动已经成为全球网络规模、客户规模和上市公司市值最大的电信公司,连续10年被评为世界500强,最新排名7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