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宣办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在京举行国有企业外宣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近年来国有企业开展对外宣传的情况和经验,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国企外宣工作作出部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他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外宣工作,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企业经营活动与企业外宣工作结合起来,把树立企业形象与展示国家形象结合起来,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
刘云山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与各国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成为促进中外沟通合作的重要渠道,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做好国有企业对外宣传,直接关系国家形象的塑造,关系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要充分认识做好国有企业外宣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国际意识、开放意识、大局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国有企业外宣工作。
刘云山指出,做好国有企业对外宣传,关键是发挥好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国有企业地位重要、影响力强,要把宣传展示国家形象作为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积极主动地向国际社会展示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介绍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宣传我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政策主张。要进一步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主动同境外媒体加强联系、建立良好关系,多提供权威信息,多提供报道素材,多举行新闻发布、媒体联谊等活动,加深媒体对企业的了解。要妥善应对热点难点,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努力做好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要自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树立良好声誉,赢得国外民众的尊重。要充分运用中华文化宝贵资源,结合所在国的文化特点,培育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树立中国企业、中国产品的文化标识和良好形象。
刘云山指出,国有企业外宣工作涉及许多领域,需要加强统筹协调,运用好各方面资源,形成整体效应。要建立统一高效的协调机制,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推动企业外宣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有关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人才培养,为企业外宣提供必要保障和有效服务。中央主要媒体要加大对国有企业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我国有企业在海外重大工程、重要项目的进展情况,反映我国有企业诚实守信、合作友善的良好风貌。国有企业的对外宣传是一个新课题,要深入研究企业外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推动企业外宣工作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在会上指出,近年来 “走出去”中央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推进品牌建设,积极参与文化交流,实现了互利共赢,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已成为我国大外宣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规律,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开创企业外宣工作新局面。
中央外宣办主任王晨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做好国有企业特别是“走出去”国企的外宣工作,不仅关系企业的发展和形象,也关系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抓住难得历史机遇,在创新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政府、企业、媒体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推动国企外宣工作上新水平。
会议还听取了外交部、商务部负责同志作的形势报告。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会上介绍了经验。
部分国有企业负责人以及有关部门和中央主要媒体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