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请登录注册

中国石油:在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中汇聚大爱

来源:国资委网站
2010-10-09
打印

    近三年四川灾难多,灾情也重,而且时间长,救灾的难度也大。继汶川大地震形成“悬湖”之后,今年因为特大暴雨,让四川省又有了堰塞湖。在四川小岗镇一线指挥抗洪抢险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成云被困了三个小时后感慨:“泥石流使多处的铁路桥、公路桥被冲垮,油料的运输一定更困难,中国石油的同志千方百计把油料送到抢险现场,保障了救灾油品供应,体现了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山塌路断油不断。中国石油不仅仅抗洪抢险中担起责任,在南方冰冻等每次重大灾害中都共赴国难冲锋在前。5?12地震后,肩负向川、渝、陕、甘等供应油气的重大使命的中国石油用22小时实现了兰成渝管道重新启输。为解决油源不足问题,中国石油不仅所属炼化企业开足马力增产,还迅速从东北、西北、华东、华北通过管道、公路、铁路和水路两个月向灾区调运油品103.8万吨,创下中国调油入川的历史之最。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不管夏种还是秋收,中国石油销售公司组织“送油下乡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对农机敞开供应,不限时、不限量、不提价,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央企责任。

  在两个奥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中国石油为改善北京及其周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油气回收改造,打造了“绿色加油站”。全年向北京供应清洁能源天然气达到55.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0.4%,确保了奥运期间的用油、用气需求,并为支持“绿色奥运”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石油始终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不仅花大价钱把苏里格这样低渗透的天然气资源开采出来,低渗透油气产能建设规模已占总量的70%以上。国内外油价倒挂的时候,国内市场油品紧缺,地方炼厂都关了,为了保障供应,中国石油的炼油装置哪怕亏损也得开足马力。包括销售也是,中国石油高价进口成品油补国内市场需求;好多社会加油站都关了,中国石油还在保障供应。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中亚、西气东输二线等天然气长输管道,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

  在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形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中国石油百万员工节衣缩食,但用于定点扶贫、援疆和援藏工作的资金不减少,“华夏绿洲助学行动”……仅2009年一年,中国石油就投入近12亿元用于扶贫帮困、支持教育、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捐赠、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建设了一些实实在在的造福于百姓的民生工程,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截至目前,中国石油已连续开展了14年定点扶贫、7年对口援藏、12年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援建项目371个。31个所属单位对12个省市区的49个县开展对口扶贫,累计投入资金2.8亿元。特别是通过帮扶恒润石化等河南台前县龙头企业,探索老区产业扶贫。

  大灾面前,中国石油人更是责无旁贷奉献爱心。四川汶川大地震、南方冰冻灾害、新疆阿勒泰地区暴雪、南方大旱、玉树地震……中国石油都是第一时间筹集物资、捐助资金、动员力量,并支持灾区重建。


专题链接中央企业第二任期考核优秀企业专题报道——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公司

     中央企业第二任期考核优秀企业专题报道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 | 商务交流中心 | 国资研究 | 政策法规 | 数据中心 | 信息化

版权所有:红色传承教育官网 CopyRight©2013-2019 电话:400-876-0602

京ICP备16006752号